冬有来

目前为舔糖专业户
哪个糖,都懂的(*^▽^*)

[麻雀同人]山海(803唐山海的发问)



803唐山海的发问
如今,中途岛战役失利后,盟友德国又陷于斯大林格勒战场,日本陆军中的精英兵团都已陆续送往了太平洋战场。1941年4月日苏双方订立了为期5年的《日苏中立条约》,只要苏联不加入中国战场,日本在中国现有的兵力能够维持对峙的局面。当下日本急需最大限度将国力放到太平洋战争,无法在中国战场投入更多兵力——至少目前是这种态势。日本政府同意支持汪精卫主张的倾向更为明显,倒也不完全是因为其需要汪精卫政府答应同日本一起对英美宣战,本来在这件事上汪伪也没有更大的选择权。
“藤原先生其实意识到了吧,蔡先生指望的与其说是我,不如说指望我背后有个可以帮他解决现实问题的比那些日商更强有力的关系背景,其实他也不知道我是不是真有这个背景,不过是死马当活马医,再挣扎一把而已。但凡还有一口气,没有人甘愿坐以待毙。”唐山海感叹了一句。
“听起来有点悲壮,不就是想靠关系走后门吗?这种事总不值得鼓励吧。”藤原过冷静地点评了一句,又好奇问道,“山海君的言辞里是颇为同情这位蔡老板的,那为何当时你不答应下来帮忙呢?不管成不成,按他说的去试试也无妨吧。”
“按我的个人想法,要问我该不该答应帮忙,当然应该。因为蔡先生没有做错任何事,他的一切行为都是按照日中双方规定的政策来行事的,他已经尽到自己的最大努力办完所有的流程,走完了所有的手续,可是仍然收不到必须的原材料。政策没有错,他也没有错,当正当的途径手段无法帮助他走出绝境,他不得已采用一些非常手段,只能靠关系来谋求生路,这是他的可耻吗?是什么情况逼得一个做事规矩的正当商人、知名企业家面临绝路,这是他的可悲,还是当局的可悲呢?”
唐山海转向了藤原过,语锋犀利,引得对方若有所思。
不等藤原过继续发问,唐山海又说。
“但这个忙,我不能帮,因为未必能帮到他。如果注定要绝望,倒不如一开始就不给希望。绝境之中最可怕的不是全然的绝望,而是给予一点希望后又让人眼睁睁看着破灭。在我没有把握的时候,我不想轻易答应下来,让蔡老板生出了不该有的希望,若是真的无法解决他的问题,可能他这辈子就再不会生出希望了。蔡先生尚不过五十,早年是留美人士,归国创业一度成绩斐然,被称为‘丝绸大王’,不但声望隆兴,更是少见的精英型商业人才,重庆政府南迁之前希望他去西南建厂,他到了香港办理分厂,后被日方和我方政府好言相劝重返上海,本也是怀着一腔东亚功建共荣的热血回来的,如今却被逼到如此绝境,万一我帮不上忙,让蔡先生就此心灰意冷萌生退意,上海的商界少了这位人才,绝对是一大损失。”
“哎,人才是应当要珍惜的,既然是我们日本人将蔡老板邀请过来的,就更应当以理待之。我明白唐先生想说的话了。是我们要求东亚共荣,是我们违反了自己制定的规则,也是我们将蔡老板这些安分守法的商人良民逼到了极限,所以这些问题也该由我们日本人解决,并且必须要解决掉,对吗?”
藤原过的神色温和,这让唐山海更确定了几分他的态度。
于是唐山海更鼓起勇气,毅然地点了头。
“解铃还需系铃人。藤原先生已经清楚,蔡先生的问题解决的关键其实不在我身上。若我能办到,我断不会如此回避他。反而,由于我身兼上海商统会筹办之责的身份,更不能轻易答应帮忙。怕上海商界痛失一名还可奋斗做出巨大成绩的精英人才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也怕办不好这件事反而影响了上海商统会筹办的事情。说实话,很多工商业大户现在都看着商统会的成立,对于商统会是不是真的能帮他们从日本人手里争取到正当的权益有很多疑问。如果答应了蔡老板的请求,却最终没有帮上忙,恐怕这个商统会还没有成立起来,威信就已经提前宣告破产了。不但会辜负周市长和明主任对我的信任,更会严重影响到中央政府布局全国商统会的大局,最终也会让东亚共荣在更多中国商人心中成为一个徒有虚名的口号。”
“唐先生最后这句话,是不是有些危言耸听了?”听到后面,藤原过有些不快了。即使他说过想要听唐山海的实话,但当这实话太过尖锐的时候,他就很快忘记了自己之前的应当大度的想法了。
售货员包装好布匹,被陈深直接拿了过来抱着,跟她说了几句什么,售货员就捂嘴而笑,看了看他,有些大喜过旺的神色,看到对方肯定地颔首确认后后,立即又兴冲冲去了柜台后面。
陈深的这副神秘模样引起了并不只是专注于和唐山海谈话的藤原过的注意。
在唐山海还想开口对藤原过解释什么时,接收到了藤原过疑问眼神的陈深抱着那布匹走近了,拍了拍手上扎实的货物,主动解惑起来。
“这个美兴织绸正好前段时间我认识的几个裁缝店掌柜都说想买也买不到呢,本来是很价廉物美的东西,后来贵了点还经常缺货,他们就不常买了,这不我今天碰上了,就跟售货员小姐说,除了藤原先生你买的货以外,剩下的美兴出厂的棉绸我都要了,可以再转给那些我相熟的几个裁缝店,大概还能小赚一笔。”陈深笑嘻嘻说,如此圆滑世故的小算计也被他说得讨喜自然,一点都反感不起来。
藤原过也笑了,看着这商场里满目可见的绝大部分日式企业出品的布匹,再看看手边少数的几个中国产的布匹,又望着唐山海。
“山海君刚才想说什么?”
“也没有特别想说的。只是面对藤原先生,我有一句话,想替所有的上海商人问一句,所谓的东亚共荣,是真的共荣,还是实质只是日本独荣?”
“为什么要问我,而不是去问别的日本人?”
“因为藤原先生你,已经来到了上海。而如果亲王和你都没有来上海,我也只能沉默,不会发问。你我都清楚,在一些自以为是的日本人心中,绝对不会有这些疑问,他们的答案确凿无疑,又何须再问。”
“唐先生知道我是为什么来上海的了?”藤原过终于褪去了脸上的假笑面具,神色一冷,端出了上位者的气势。
“只要不是只为了吃喝玩乐。那就值得期待。”唐山海微笑如常,不卑不亢。
离开永安百货的路上,藤原过的专车后备箱里放了十几匹美兴棉绸厂的布匹,几乎要放满了。
“陈队长,不好意思,没能让你赚成什么小钱,这些中国产的布料我都买了下来,回国之后作为礼物要带给许多朋友长辈,可能还不一定够。”藤原过面露歉意地对陈深说。他受陈深启发,打算带点中国布匹回去当作这趟中国之行馈赠亲友的小礼品,于是陈深要的货都转给他了。
“哎,没事,没想到藤原先生这么看得上我们的国产货,那是美兴厂的荣幸,我作为中国人也与荣有焉。”陈深毫不介意地说。
“藤原先生晚餐本来备选了老正兴菜馆和红房子西餐厅,现在当真要直接回梅机关,需不需要我去联系饭店送晚餐过去?”唐山海周道地征询藤原过的意见。
从永安百货出来后,藤原过好像下定了什么决心,让司机直接返回梅机关。唐山海和陈深都有些奇怪。
“不用了,今天晚上我们叫上山本君,一起吃一顿日式料理吧,吃了这么多天的中餐,我有些想念家乡的风味了。我可以请你们尝尝我自己做的味增汤,可能味增在这里不那么好找,无法做到像我家乡口味那么正宗。”
藤原过兴致勃勃道。
晚上,藤原过果然把山本原给请了过来。
梅机关本身有个日式料理厨师,藤原过用不着全程参与做日料,就真是只做了一锅味增汤。
饭桌上山本原和唐山海刚开始还有点客气,没说几句话。还好当时藤原过在厨房忙着煮汤,然后又很快活地端着一锅汤招呼他们喝,没发现他们之间这明显的不对劲。
陈深暗爽着,表面上规规矩矩没敢造次,毕竟这里是梅机关。四个人吃饭,都是会日语的,藤原过就没说中文,一口地道京都口音的日语,山本原和唐山海就跟着也说日语。山本原本就是京都人,唐山海的日语又是当年德国留学时跟着山本原学习的,所以他们三个一边吃饭一边聊天,仿佛三个京都同乡。唯独陈深一口关西腔好像成了一个局外人,没办法,当时教他日语的先生好像就是日本关西人。

注:这两章里提到的这些条约协议都是真实存在的,感兴趣的可以去搜一搜。

(tbc)

小年快乐!

感谢  听风的歌  赠送的蛋糕、祖123赠送的糖果(づ ̄3 ̄)づ╭❤

感谢云吸昀 、FoxFox 、这些小可爱赠送的粮票(づ ̄3 ̄)づ╭❤

评论(4)

热度(35)